什麼是手指食物?寶寶手指食物入門

身為新手媽媽的我,進入到副食品階段時,我的兒科醫生幾乎沒有給我任何指示,我開始自己摸索查資料。
是要買現成的副食品還是自己做?四個月還是六個月開始?
托嬰保母說不用太早開始免得厭奶?朋友說趕快開始試敏免得食物過敏?我整個資訊爆炸到無所適從。

幸好我遇到一位小孩比我女兒大半歲的家長,看到他兒子和大人吃飯時,自己吃的那麼好,我便向他請教。這是我第一次接觸手指食物、自主進食概念。現在我的孩子一歲半了,每天晚上全家一起同桌吃飯,我不需要煩惱她有沒有吃、不需要想辦法餵他。看他自己吃飯津津有味的樣子,媽媽我真的是無比感動。還在煩惱要不要給寶寶手指食物的你,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


什麼是手指食物?常見嬰兒副食品引入法

在介紹手指食物之前,讓我們先了解一下常見的副食品餵食法:

傳統餵食法

從泥開始,慢慢過渡到粥、顆粒,食物慢慢變大

傳統餵食法是一個歷史悠久且常見的引入嬰兒副食品的方法。這種方式通常從寶寶四到六個月大開始,先提供如蘋果泥或南瓜泥等質地柔軟、易於吞咽的食物泥。隨著寶寶逐漸適應,家長會逐步引入質地較固的粥,再過渡到軟熟的碎米飯或細碎的蒸蔬菜等顆粒狀食物,最終在一歲的時候達到普通食物的大小和質地。傳統餵食法的優點在於能夠確保寶寶攝取均衡營養,並通過漸進式引入不同質地的食物來培養寶寶的咀嚼能力。這種方法也使家長能更好地控制食物的份量和質量,從而確保寶寶獲得必需的營養。

然而,因為全程需要大人餵食,這可能讓家長在用餐時無法好好享受自己的食物,必須先顧及餵食寶寶。此外,寶寶在被動餵食的狀態下,家長有時難以判斷寶寶是否真的吃飽或是不願意繼續吃,這可能會導致家長勉強寶寶吃下更多食物,增加雙方的用餐壓力。如果食物質地的過渡不夠平滑,還可能造成寶寶偏好吞咽而不咀嚼,從而影響寶寶咀嚼技能的發展。

BLW (Baby-Led Weaning) 寶寶主導離乳法

大人不餵食,讓寶寶自己決定吃多少,自主進食

BLW(寶寶主導離乳法),由Gill Rapley於2005年提出,是一種讓寶寶自行進食的副食品引入方法。當寶寶能坐穩並能夠自己抓取食物時(通常是滿六個月大),便可以開始嘗試。這種自主進食的方式,特別強調提供寶寶能夠輕易拿起、用手抓握並自行送入口中的食物,這些通常被稱為「手指食物」(finger food)。這種方法鼓勵寶寶通過自我探索來發展對食物的認知、喜好以及咀嚼和處理食物的技能。BLW的核心在於增強寶寶的獨立性和探索性,讓他們在家庭共餐中學習模仿大人進食,從而控制自己的飲食過程,這包括選擇食物和決定吃多少。此方法不僅有助於身體技能的發展,同時也促進寶寶的情感和社交技能的提升。

BLW的主要優點包括增強手眼協調和咀嚼能力,且可以減少進食時的壓力,因為家長不需要強迫餵食,這使得用餐時間更加愉快。大人吃大人的,小孩同桌自己邊玩邊吃,大家都開心。然而,這種方法也有其缺點。在初期,寶寶自行進食可能導致他們無法有效地攝取足夠的食物。由於BLW通常從六個月開始,這比傳統餵食法晚,可能錯過訓練寶寶免疫耐受性的黃金時期(4-9個月)。此外,自主進食可能會讓餐桌和寶寶身上更加髒亂,增加飯後清理的工作量。

總之,BLW強調的是讓寶寶在食物的選擇和進食過程中擁有主導權,這不僅有助於他們的身體發展,也有助於情感和社交技能的培養。然而,家長應該在實施BLW時注意適當的食物選擇和監督,以確保食物的安全性和適合性,並充分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

近年來流行的做法:餵泥法+手指食物並行

把握訓練免疫耐受性黃金期,少量多樣化,餵食和手指食物並進。

綜合以上兩種副食品引入法的優缺點,近年來流行的做法是結合傳統餵食法和手指食物。可以在寶寶四個月大從餵泥開始,把握免疫耐受性的黃金時期,也讓寶寶先學習吞嚥比奶還濃稠的東西。到六個月大可以坐穩、手可以抓取食物放嘴巴時,在餵泥粥的同時開始慢慢提供手指食物,慢慢轉換成自主進食。

點這裡免費索取 Notion 一歲前的 100 種食物清單

如何開始給寶寶手指食物?手指食物入門重點整理

什麼時候可以開始嘗試手指食物?

當寶寶至少六個月大,能夠坐挺並自行抓取物品時,即可開始。不需要擔心寶寶是否有牙齒,因為寶寶的牙齦已經非常有力。

適合手指食物的時間、場合

在寶寶喝完奶30分鐘到1小時後進行,這時寶寶不會太餓也不會太飽。確保寶寶在餐椅上坐姿正確(不是斜趟著,避免噎到),並且有大人在旁邊看著。如果能夠一天至少一次在大人的用餐時間更好,寶寶有機會模仿大人進食。

入門手指食物準備要點

  • 條狀:方便寶寶抓握,握著時能夠從寶寶拳頭露出來的長度最理想
  • 柔軟的食物:舌頭頂著可以壓扁壓碎的程度。例如:熟的香蕉、木瓜這種軟度
  • 不易咬斷的食物:避免不小心咬下一塊硬塊噎到。例如:厚肉排、熟的玉米芯、芒果芯,寶寶可以啃咬吸汁
  • 🚫嚴禁小圓球狀食物:小球狀食物太滑,有噎到的危險。例如:藍莓、小番茄、葡萄都是可能噎到的危險食物,初期不建議給,中後期可以壓扁、切四分之一給。
    • Tips: 可以活用咬咬樂,莓果類、葡萄等怕噎到的食物可以裝在咬咬樂裡,讓寶寶拿著咬吸汁!
  • 🚫嚴禁堅硬的食物、蜂蜜:三歲以下不可以給整顆堅果、種子,一歲以下不可以給蜂蜜及蜂蜜製品

各階段寶寶手指食物建議

初期(第一次接觸手指食物)

不論寶寶多大開始接觸手指食物,都建議先從這個階段開始引入。這個時期不要擔心吃進去的量,主要是給孩子練習抓食物送到嘴裡的過程。

我自己當時在小孩六個月的時候開始。一開始我非常氣餒,因為不要說有沒有吃下肚了,我的寶寶完全不懂把東西放進嘴巴這件事(這還滿特例的😅),我很努力的在他面前一直示範給他看。我們雙薪無後援,當時我每天只有辦法一天一次在下班回家後晚餐時間給寶寶手指食物練習。進度非常緩慢,但是終於在三週努力過後,寶寶有辦法把食物正確放進嘴巴並吃下肚了!

初期手指食物準備要點

  1. 好抓握的形狀:條狀、大概成人兩根手指頭寬度,寶寶握住食物中間可以從拳頭上下露出來的長度。也可以用波浪刀切讓表面有紋路,這樣寶寶會更好拿起來!
  2. 柔軟不硬脆:最好是放進嘴裡舌頭頂上顎可以壓碎的程度,但是也不能過於軟爛讓寶寶拿不起來。
  3. 少樣少量:練習階段一次給2-3樣,1樣一兩根就好了。太多寶寶會選擇困難眼花撩亂。

初期手指食物推薦

寶寶第一次接觸手指食物時,主要會是在玩食物、探索,而不是真的認真進食,如果花很多時間製作花俏營養的手指食物,可能會因沒有被寶寶吃下肚感到氣餒,所以初期我建議用原型食物調整軟硬度、切條狀就可以了。以下是我在初期常用的食材:

  • 青花菜:蒸熟蒸軟,花球部分能夠用舌頭壓碎程度
    我初期最成功的就是青花菜了!青花菜的梗夠硬,蒸熟後寶寶還是拿得起來不會捏爛,花球又柔軟,寶寶含一下就成功入口了。
  • 紅蘿蔔:切長條狀,蒸熟蒸軟
  • 地瓜 / 紫薯:切條狀,蒸熟後再煎一下或烤一下讓外層成型比較好拿起來,內部像泥一樣柔軟
  • 酪梨:軟度在可以用舌頭壓碎的程度。如果覺得太軟寶寶拿不起來可以放進咬咬樂看看
  • 香蕉:軟度在可以用舌頭壓碎的程度。可以參考這裡把香蕉從中間撥成三瓣,或是放進咬咬樂看看
  • 蒸熟的大番茄:切四分之一大小,蒸熟到筷子可以戳進去的軟度,去皮。千萬不能用小番茄喔!

(詳細初期手指食物看這裡 –> 施工中)

中期(已經有經過初期的練習,6-9個月)

如果你的寶寶在這個月齡但是還完全沒有嘗試過手指食物,建議要先從初期的食材處理方式開始喔!等寶寶已經八成可以成功把食物送進嘴巴吃下去後,就可以開始嘗試製作一些營養多樣化的手指食物了!我在這個階段的目標是讓寶寶漸漸有辦法一餐是自己吃,習慣在餐桌上用餐,以及在這個訓練寶寶免疫耐受性的黃金時期最大化的讓寶寶嚐過多種食材。這個階段寶寶的手指還不夠靈活,食材準備方式還是多以大塊、好抓握為主。

身為職業媽媽的我,真的沒有很多時間製作寶寶的副食品,你會發現我大部分的食物都是用電鍋蒸煮完成。在這個階段,除了前面提到的初期原型食物以外,我會再多增加一些需要額外製作的料理冷凍起來。

中期手指食物食譜推薦

  • 醜蒸蛋:用蛋和水1:0.5的比例做成寶寶拿得起來但又柔軟的蒸蛋,切長條狀。這個階段直接給寶寶水煮蛋會太硬不好吞嚥,有噎到危險。
    注意:蛋屬於高敏食材,不同派別對於什麼時候給寶寶嘗試有不同見解。老實說這方面我沒有做太多的研究,因為我婆婆在我不注意的時候就已經做過蒸蛋直接湯匙餵小孩一整顆蛋了(苦笑)。所以我個人的觀點是所謂「容易過敏的食材」好像是現代才會特別注意的事,我們爸媽那一輩根本就不懂這些也都沒聽說有過敏。我的原則就是嘗試多樣化食材,注意寶寶身體反應。
  • 蒸蛋麵:醜蒸蛋成功後,恭喜你解鎖一大方便備餐方式😂 各式可以煮熟煮軟的食材都可以切碎加在蒸蛋裡。把寶寶麵條煮熟煮軟,切短後加在蛋裡面蒸也是一個讓寶寶方便嘗試麵食的方法!
  • 蒸糕:我最常做的莫屬於蒸糕了!燕麥、蛋、配料、水攪打後蒸熟就完成了,蔬菜水果什麼配料都可以,還可以一次多做一些冷凍起來!
  • 肉餅:用絞肉+蛋+玉米澱粉可以調整肉餅的軟硬度,加上各種蔬菜打在一起,鋪平蒸熟再切成條狀就成了寶寶營養肉餅了。這也是我常冷凍預備起來的食物之一!

(更多詳細中期手指食物看這裡 –> 施工中)

後期(9-12個月)

寶寶大約從九個月大可以開始練習三指抓握小東西,所以後期我會開始把大塊條狀的食物切小塊,改成一口大小讓寶寶練習拿取。經過前面幾個月的練習咀嚼能力也已經提升,但是建議家長要持續觀察寶寶的咀嚼能力到哪裡來調整食物的處理方式、軟硬度。

後期手指食物食譜推薦

  • 一口小饅頭:很奇怪,我家本來很愛吃蒸糕的寶寶到這個階段開始不愛了。我就給他嘗試一下小塊的饅頭發現他很愛就鬆了一口氣,職業媽媽還是需要早上有快速的早餐選擇呀!市售的饅頭多有加鹽加糖,不太適合寶寶,自己做最健康,有點耗時但是做很多冷凍起來真的非常方便。(待補充小饅頭食譜)
  • 一口小水餃:我的寶寶超級愛吃麵食,本來還會吃肉餅的他也突然不愛吃了。我靈機一動用餛飩皮切四塊,用本來肉餅的餡料包成一口小水餃,寶寶超級買單!
  • 一口海苔包飯:我在這個階段開始嘗試給寶寶乾飯。我的作法是把無鹽海苔剪成2cm x 2cm正方形,中間夾上白飯方便寶寶拿取。飯在煮的時候可以用水量調整軟硬度,我覺得很方便。

(更多詳細後期手指食物看這裡 –> 施工中)


結語:我大女兒現在滿一歲半了,回頭看「學習吃飯」這件事這一路走來,過程中並不是都完全順利到底的,中間我也懷疑過自己很多次,容易拿孩子的進度跟其他孩子比較。每當孩子挑食這個不吃那個不碰的時候,很難不跟著緊張。這篇文章只有很粗淺的介紹了我手指食物的過程,希望後續我能夠整理更多我的血淚史分享給大家,也記錄給未來的自己看。有任何建議、疑問歡迎留言告訴我喔!

個人頭像照片
Rosemarie
訂閱
通知關於
guest

0 留言
回饋意見
查看所有留言
本文目錄